“大都督,我家乡有一道风俗,人死必归乡。”林观惨然一笑:“我回去看了看,家乡里跟着我参军的最后两个兄弟,已经在那场战斗中阵亡了。
我无能,没能保住兄弟们,也没有保住兄弟们的荣耀!
我们有过约定,谁阵亡了,另外的人要送他回家,如今,这些兄弟们只剩下我了,我也该回家了。”
说完,林观猛地一仰脖子,灌下一口酒。
“可是,你好不容易做到这个位置……”
裴玉看着桌子上锃光瓦亮的虎符,犹豫一下,还是说道:“放弃这一切,就意味着你这十几年全都白费了,真的值得吗?”
“现在不是白费吗?”
林观冷笑:“梁国现在已经成为景国的属国,咱们的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,现在在满心欢喜地算着能拿多少岁贡呢!
我想攻破梁国,只能等太子老死了!”
说着,林观看向天空中的月亮:“我这辈子是没有可能为我爹报仇了,在这也没什么意义了。
我娘已经老了,我得回去照顾她。”
话音落下。
三人沉默不语。
忽然,陈之玉开口,打破了沉寂:“如果你想报仇,也不是没有办法。
只是,你真得愿意为了报仇将这一切全都抛下么?”
裴玉闻言,诧异的看向陈之玉。
林观猛地抬起头来,看向陈之玉:“大都督此言当真?只要能报仇,我什么都愿做!”
……
是夜。
月朗星稀。
一名摇摇晃晃的人影将一匹极其雄壮的黑马套上马车,将两具尸体抬上马车,随后,黑马高高扬起前蹄,在发出一声如雷鸣般的似龙似马的嘶鸣,随后,大摇大摆的冲出了军营!
在远处的营帐外,裴玉和陈之玉静静地站在门前,看着林观离去的背影。
“走吧,明天收拾收拾,咱们也该打道回府了。”陈之玉耸耸肩膀:“阿玉,我对不起你,本来想着是让你明媒正娶你喜欢的那位小姐的,也没有做到。”
裴玉跟在陈之玉身后:“不怪大都督,李家小姐说了,就算我没有什么成就,也没关系的,她愿意跟我走。”
陈之玉闻言,拍了拍裴玉的肩膀:“苦了你了。”
陈之玉心中清楚,裴玉说的如此轻描淡写,但他的心中绝对并不好受。
就算李家小姐愿意没名没份的跟着他。
裴玉作为男人的自尊,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。
毕竟,没有哪一对良人不渴望自己的婚姻被家人所祝福。
但陈之玉没有去安慰裴玉。
这次,陈之玉是输在了自己太过注重规矩。
既然陛下和太子已经不愿意在规则之内玩了,那他自然也有在规则之外的办法。
裴玉和林观以及这些士兵们应该得到的,陈之玉全都记在了心里。
他觉得,自己有必要替他们将这些东西全都讨回来!
既然边关的布置已经布置好,那么,是时候将战场放在东都了!
裴玉定定地看着陈之玉抱着小狐狸进入营帐的身影。
直至帘子彻底地遮住了裴玉的视线。
裴玉转过视线,呆呆地看向天空中的月亮,久久没有说话。
……
第二天。
陈之玉正安安稳稳地坐在椅子上,小九安静的躺在他的怀中,陈之玉眯着眼睛,不停的抚摸着小九尾,看样子悠闲而又自在,不像是被赶回东都去的,倒像是功成身退,准备回东都受赏。
裴玉安静的看着众士兵们将一件件行李收好,放在马车上。
“陈之玉!林观去哪里了?”
突然,一个黑影带着怒气冲冲的声音闯入陈之玉的帐篷。
众人见到太子前来,慌忙行礼。
陈之玉睁开眼睛,看向陈璋,笑道:“林观怎么了?我和阿玉都准备出发了,没有见到林将军。”
陈璋怒气冲冲的将一封信件递给陈之玉:“有人告诉我,昨天晚上你们在一起喝酒。
今天上午,林观就消失了。
他的营帐中只有虎符和这封信!”
陈之玉一脸惊讶的神情,他接过这封信,仔细看了看。
信纸上写着歪歪扭扭如同小孩手笔的字迹:老子不干了!送兄弟回家!
“哦,他们家乡有风俗,据说是人不能死在外面。凡是死在外面的人,都会雇人送回家。
林将军可能是去送他兄弟回家了吧。”
陈之玉随口说道。
“军国大事,怎能如此儿戏!
陈之玉,你知不知道,一名将军在我们对梁国的作战中有多重要?
更何况,林将军还有着千军辟易的称号!”
陈璋愤怒无比。
“梁国不是已经成为我朝臣妾了么?还打?”
陈之玉一脸大惊小怪的说道。
“你……”陈璋指指陈之玉,怒哼一声,一甩袖袍,走出了营帐:“没有通过本宫准讯,离开军营,一律按照逃兵处理!
陈之玉,你最好让林观早点回来!
不然,休怪我军法无情!”
陈之玉没有说话,静静地看着陈璋离开的背影。
他的眼神颇为不屑。
裴玉全程面无表情的看着陈璋离开。
看到搬运行李的士兵不住的看向陈之玉,他皱了皱眉头:“行了,赶快将这些东西搬走。
中午之前,我们要出发。”
说完,裴玉再度来到陈之玉面前,低头问道:“大都督,林观他真的没事么?”
“放心吧,他去送自己的兄弟回家了。
等到送回去后,他直接去梁国,陈璋怎么也不会抓到他的。”
陈之玉说道:“而且,就算有人见到林观,挡得住他么?”
裴玉想了一下,默默的点了点头,默不作声的出了营帐。
陈之玉静静地看着裴玉走出营帐,口中喃喃说道:“林将军,在景国,我能帮你挡住一切,但到了梁国,一切就靠你自己了。
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。”
“大都督,已经将所有的行李收拾好了,我们出发吧。”
裴玉走过来,对陈之玉轻声说道。
“嗯,好。”
陈之玉点点头,跟着裴玉出了营帐。
营帐外,一名名将军早已站在马车边等待,而将军以下的校尉将士们也早已列成方阵,恭敬的站在将军身后。
而在最前面。
陈璋早已没有了刚才的气急败坏,一脸笑容的对陈之玉说道:“之玉,之前你从京兆尹转任边关的时候,东都百姓皆来相送。
喜欢我在古代当判官请大家收藏:(www.v8xs.net)我在古代当判官微吧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